相关资料 - 从《蜀山剑侠传》到《青城十九侠》
从《蜀山剑侠传》到《青城十九侠》
代《青城十九侠》导读
黄汉立
《青城十九侠》是还珠楼主名著之一。本书记叙清初青城派弟子纪登、陶钧、杨诩、陈太真、呼延显,罗鹭、尤璜、裘元、虞南绮、狄胜男、狄勿暴。纪异、吕灵姑、杨永、杨映雪(按:杨永是青城派弟子,参见《侠丐木尊者》,杨映雪为《蜀山》中三凤转世,则从文意推知。如此,有明文可据者仅十五人。如加上方环、司明、涂雷。颜虎四人,恰符合十九人之数。可惜书未完成,未知确否?)等十九人修仙炼剑、行道诛邪事迹。与作者代表作《蜀山剑侠传》相为表里。
《蜀山剑侠传》无疑是还珠楼主的代表作,其内容之广阔,思想之超妙,气魄之宏伟,法宝之神奇,堪称中国神话小说空前绝后之巨构(“蜀山学”权威叶洪生先生的《蜀山剑侠评传》一书有极精详的评论,可参阅);《青城十九侠》一方面可视为《蜀山剑侠传》的别传,一方面又可以独立成书。所以它一方面继承了《蜀山剑侠传》之余绪,一方面又有它自己的特色。所以要说明它的优点特色,大可以从它与《蜀山剑侠传》比较长短而知其梗概。
第一,《青城十九侠》可以补直《蜀山剑侠传》叙述所未及的情节;这可从追叙前事、补述后事和引申发挥三项来说明:
一、追叙前事的,例如裘芷仙,因为不是峨眉派的重要弟子,所以只用一百字左右简述她的身世(见《蜀山剑侠传》第四集第五回);而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一集则详细叙述她的一切。这固然是因为著作体例繁简各有所宜,但这类叙述,却可补充《蜀山剑侠传》所未暇顾及的情节,实有可取(此例不多)。
二、至于继续或完成《蜀山剑侠传》未完结的情节,让曾阅读《蜀山剑侠传》的读者知道后事的发展,这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固所在多有。例如“元江取宝”是《蜀山剑侠传》一大关目,但因妖尸谷辰、雪山老魅等妖邪的干扰,而未竟全功(见《蜀山剑侠传》二十三集)。《蜀山剑侠传》本书以后亦无暇再叙述。《青城十九侠》乃补其不足,于是有元江二次取宝(见《青城十九侠》十五、十六集)、元江三次取宝(见《青城十九侠》十六、十六集),使这大关目完满结束。他如《蜀山剑侠传》第十六集朱梅和峨眉派群仙大破紫云宫后事,分别散见《青城十九侠》第四、十六、十八、二十集;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三十七、三十八集所述志行高洁而心性诚毅的花无邪,仍不免受青海二恶十四年炼魂之苦,其后事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十六。十七集亦有详尽叙述,皆其明显的例子。
三、至于《蜀山剑侠传》偶兴一念,即无下文者,《青城十九侠》亦有引而申之,触类旁通之,且敷演成篇的。例如: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三十八集第三回谢琳讥笑李洪对尸毗老人言语谦下,是“欺软怕硬”,李洪答以:“早晚找一个与此老有同等法力的人,斗他一斗,看我李洪年纪虽小,法力不高,可是怕人的么?”于是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二十,二十一集中,乃有李洪在南海磨球岛离朱宫外,独力救群仙;用金刚神掌大战旁门散仙第一人物太虚一元祖师苍虚老人事,即其例也。
从上述三项,可知《蜀山剑侠传》和《青城十九侠》两书关系密切。凡已读《蜀山》的读者,应阅读《青城》,俾知《蜀山》情节的发展;而已读《青城》的,更应阅读《蜀山》,惮知事情的原委了。
第二,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,不独要针对前人之作,力图创新;甚至对于自己以前的作品,亦要后来居上,超越前作。这就是晋陆机《文赋》所说的:“收百世之阙文,采千载之遗韵;谢朝花于已披,启夕秀之未振。”也就是齐梁刘勰《文心雕龙》第二十九通变篇所说的:“参伍因革,通变之数也。”还珠楼主自不例外,在撰写《青城十九侠》时,心中的意图,就是以自己所作的《蜀山剑侠传》为假想敌,处处要在《蜀山》之外,别树一帜,以见自己创作的多变化。“因”就是依据自己前作,更加改善;“革”即是另创新意。这两方面,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都有良好的成绩。
先说“因”这一方面: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二集中的陶钩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一集中的罗鹭,两人同是富家独子,同是酷爱练武,同是延聘大量武师,后来还同是青城派弟于。这似乎是因袭雷同,江郎才尽;但陶钧不识武师的贤德,致力彼等所蒙骗;罗鹭则善于分别贤德,所以门下武师各有专长,人品端方。陶钧则因矮叟朱梅的接引而出家学道;罗鹭则因聘妻裘芷仙被怪风吹去失踪,始出家修道。两人虽同是青城派弟子,陶钧则拜朱梅为师,罗鹭则拜伏魔真人姜庶为师。这就是“同中有异,异中见同”。可见作者构思之苦心,和写作技巧的变化多端;更可体会作者即使在因袭中,也有变化改进。
类似这样例子的,尚有《蜀山剑侠传》的秦紫玲、秦寒萼。司徒平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的虞舜华、虞南绮、裘元;《蜀山剑侠传》的李宁、周淳、李英琼、周轻云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的吕伟、张鸿、吕灵姑。张达等。在这些例子中《青城》往往较《蜀山》写得更有情味,更有文学价值,这是作者写作的进步。
至于“革”的一方面,也就是《青城十九侠》与《蜀山剑侠传》不同的地方,亦即《青城》特色之所在了。《蜀山》写飞剑法宝,奇思妙想,层出不穷,在在出人意表,达幻想之极限;但描写入情,则除最初数集及第十九、二十集萧逸、欧阳霜、萧玉、崔瑶仙等段落外,实在不很多。其他大都是“超人间”的;而《青城十九侠》,则在还珠楼主众多著作中,特重人情的描写。藉四川。云南、贵州等地山川景物、当地人生活为背景,详述青城派弟于的遭遇,主要是“人间”的,甚至法术、法宝亦较平实(书中亦有神奇法术、法宝的描写,但大抵出自峨眉派弟子,以示非本书所尚);但《蜀山剑侠传》所未曾言及的蛊术,和不肖生《江湖奇侠传》首先言及的排教法术,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,点铁成金,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登场亮相,又别开法术的新面貌了。
不过《蜀山剑侠传》所述,表面虽然是荒唐不经,但往往暗寓哲理;其中若干段落,甚至以西方科幻小说的角度、标准衡量它,亦不失为杰作;而《青城十九侠》不是流于夸大,便是失诸琐碎。所以称许《蜀山》的人较多,赞赏《青城》的人便少了。
平心而论,《青城十九侠》自有不容否认的优点和存在价值。因为作者一切奇想妙思都表现于《蜀山剑侠传》,自然容易写得精彩;《青城十九侠》则要避开《蜀山剑侠传》所已用过、写过的广阔题材而不用或尽量减少使用,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取材。在“缚手缚足”的情况下,要想出奇制胜,自然不太可能,所以不容易写得精彩。因此两书的优劣,在先天上已命定了。何况在作者的心目中,峨眉派为超迈各派之正宗;青城派虽说与峨眉派“异派同源”但已落第二乘。所以在情感上亦有偏重偏爱,无怪其成就亦有优劣了。
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所从事的种种创作上、构思上的尝试和突破;尤其不能不佩服作者在如此有限的范围内,取得如此卓越的创作成绩。这真可称为“曲径通幽”!我们阅读《青城十九侠》,正宜在这些地方体会作者写作的甘苦才是。
另外,《蜀山剑侠传》虽然体大思精,有笼罩宇宙、横绝古今的气势。但写作前后逾二十年,其内容及写作技巧,亦随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年岁而演进。我们固然因此可了解作者心灵的成长过程,在研究人的思想演进上,确为可贵的实录;但其思想系统驳杂、内容前后矛盾,在所难免,致有失平衡完整之美。反之,《青城十九侠》虽然也偶然有小疏忽的地方,不过内容首尾连贯,结构较完整,文字风格较统一。单就此点而论,《青城十九侠》是胜于《蜀山剑侠传》的。
而以南疆风土人情为背景的构思,除作者另有《蛮荒侠隐》、《黑森林》、《黑蚂蚁》等书继承发展外,“新派小说之祖”朱贞木亦继承这个构思写成《苗疆风云》、《罗刹夫人》等书。而间接或直接受《青城十九侠》影响的武侠作家亦多,并不单只台湾武侠作家诸葛青云一人而已。
至于文字的秀雅清逸,写景的精致超妙,幻想力的丰赡茂美,则为《蜀山剑侠传》,《青城十九侠》两书的共同特色,而非其他作者所能望其项背。所以这两部书正好比一天一地或一日一月,虽有优劣大小,而息息相关,缺一不可;可称为还珠楼主的两大代表作。而在金庸之前,还珠楼主实力最有成就、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宗匠,亦无可置疑。
(录自《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》第一册,
1984年12月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)
代《青城十九侠》导读
黄汉立
《青城十九侠》是还珠楼主名著之一。本书记叙清初青城派弟子纪登、陶钧、杨诩、陈太真、呼延显,罗鹭、尤璜、裘元、虞南绮、狄胜男、狄勿暴。纪异、吕灵姑、杨永、杨映雪(按:杨永是青城派弟子,参见《侠丐木尊者》,杨映雪为《蜀山》中三凤转世,则从文意推知。如此,有明文可据者仅十五人。如加上方环、司明、涂雷。颜虎四人,恰符合十九人之数。可惜书未完成,未知确否?)等十九人修仙炼剑、行道诛邪事迹。与作者代表作《蜀山剑侠传》相为表里。
《蜀山剑侠传》无疑是还珠楼主的代表作,其内容之广阔,思想之超妙,气魄之宏伟,法宝之神奇,堪称中国神话小说空前绝后之巨构(“蜀山学”权威叶洪生先生的《蜀山剑侠评传》一书有极精详的评论,可参阅);《青城十九侠》一方面可视为《蜀山剑侠传》的别传,一方面又可以独立成书。所以它一方面继承了《蜀山剑侠传》之余绪,一方面又有它自己的特色。所以要说明它的优点特色,大可以从它与《蜀山剑侠传》比较长短而知其梗概。
第一,《青城十九侠》可以补直《蜀山剑侠传》叙述所未及的情节;这可从追叙前事、补述后事和引申发挥三项来说明:
一、追叙前事的,例如裘芷仙,因为不是峨眉派的重要弟子,所以只用一百字左右简述她的身世(见《蜀山剑侠传》第四集第五回);而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一集则详细叙述她的一切。这固然是因为著作体例繁简各有所宜,但这类叙述,却可补充《蜀山剑侠传》所未暇顾及的情节,实有可取(此例不多)。
二、至于继续或完成《蜀山剑侠传》未完结的情节,让曾阅读《蜀山剑侠传》的读者知道后事的发展,这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固所在多有。例如“元江取宝”是《蜀山剑侠传》一大关目,但因妖尸谷辰、雪山老魅等妖邪的干扰,而未竟全功(见《蜀山剑侠传》二十三集)。《蜀山剑侠传》本书以后亦无暇再叙述。《青城十九侠》乃补其不足,于是有元江二次取宝(见《青城十九侠》十五、十六集)、元江三次取宝(见《青城十九侠》十六、十六集),使这大关目完满结束。他如《蜀山剑侠传》第十六集朱梅和峨眉派群仙大破紫云宫后事,分别散见《青城十九侠》第四、十六、十八、二十集;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三十七、三十八集所述志行高洁而心性诚毅的花无邪,仍不免受青海二恶十四年炼魂之苦,其后事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十六。十七集亦有详尽叙述,皆其明显的例子。
三、至于《蜀山剑侠传》偶兴一念,即无下文者,《青城十九侠》亦有引而申之,触类旁通之,且敷演成篇的。例如: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三十八集第三回谢琳讥笑李洪对尸毗老人言语谦下,是“欺软怕硬”,李洪答以:“早晚找一个与此老有同等法力的人,斗他一斗,看我李洪年纪虽小,法力不高,可是怕人的么?”于是在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二十,二十一集中,乃有李洪在南海磨球岛离朱宫外,独力救群仙;用金刚神掌大战旁门散仙第一人物太虚一元祖师苍虚老人事,即其例也。
从上述三项,可知《蜀山剑侠传》和《青城十九侠》两书关系密切。凡已读《蜀山》的读者,应阅读《青城》,俾知《蜀山》情节的发展;而已读《青城》的,更应阅读《蜀山》,惮知事情的原委了。
第二,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,不独要针对前人之作,力图创新;甚至对于自己以前的作品,亦要后来居上,超越前作。这就是晋陆机《文赋》所说的:“收百世之阙文,采千载之遗韵;谢朝花于已披,启夕秀之未振。”也就是齐梁刘勰《文心雕龙》第二十九通变篇所说的:“参伍因革,通变之数也。”还珠楼主自不例外,在撰写《青城十九侠》时,心中的意图,就是以自己所作的《蜀山剑侠传》为假想敌,处处要在《蜀山》之外,别树一帜,以见自己创作的多变化。“因”就是依据自己前作,更加改善;“革”即是另创新意。这两方面,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都有良好的成绩。
先说“因”这一方面:《蜀山剑侠传》第二集中的陶钩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第一集中的罗鹭,两人同是富家独子,同是酷爱练武,同是延聘大量武师,后来还同是青城派弟于。这似乎是因袭雷同,江郎才尽;但陶钧不识武师的贤德,致力彼等所蒙骗;罗鹭则善于分别贤德,所以门下武师各有专长,人品端方。陶钧则因矮叟朱梅的接引而出家学道;罗鹭则因聘妻裘芷仙被怪风吹去失踪,始出家修道。两人虽同是青城派弟子,陶钧则拜朱梅为师,罗鹭则拜伏魔真人姜庶为师。这就是“同中有异,异中见同”。可见作者构思之苦心,和写作技巧的变化多端;更可体会作者即使在因袭中,也有变化改进。
类似这样例子的,尚有《蜀山剑侠传》的秦紫玲、秦寒萼。司徒平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的虞舜华、虞南绮、裘元;《蜀山剑侠传》的李宁、周淳、李英琼、周轻云,和《青城十九侠》的吕伟、张鸿、吕灵姑。张达等。在这些例子中《青城》往往较《蜀山》写得更有情味,更有文学价值,这是作者写作的进步。
至于“革”的一方面,也就是《青城十九侠》与《蜀山剑侠传》不同的地方,亦即《青城》特色之所在了。《蜀山》写飞剑法宝,奇思妙想,层出不穷,在在出人意表,达幻想之极限;但描写入情,则除最初数集及第十九、二十集萧逸、欧阳霜、萧玉、崔瑶仙等段落外,实在不很多。其他大都是“超人间”的;而《青城十九侠》,则在还珠楼主众多著作中,特重人情的描写。藉四川。云南、贵州等地山川景物、当地人生活为背景,详述青城派弟于的遭遇,主要是“人间”的,甚至法术、法宝亦较平实(书中亦有神奇法术、法宝的描写,但大抵出自峨眉派弟子,以示非本书所尚);但《蜀山剑侠传》所未曾言及的蛊术,和不肖生《江湖奇侠传》首先言及的排教法术,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,点铁成金,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登场亮相,又别开法术的新面貌了。
不过《蜀山剑侠传》所述,表面虽然是荒唐不经,但往往暗寓哲理;其中若干段落,甚至以西方科幻小说的角度、标准衡量它,亦不失为杰作;而《青城十九侠》不是流于夸大,便是失诸琐碎。所以称许《蜀山》的人较多,赞赏《青城》的人便少了。
平心而论,《青城十九侠》自有不容否认的优点和存在价值。因为作者一切奇想妙思都表现于《蜀山剑侠传》,自然容易写得精彩;《青城十九侠》则要避开《蜀山剑侠传》所已用过、写过的广阔题材而不用或尽量减少使用,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取材。在“缚手缚足”的情况下,要想出奇制胜,自然不太可能,所以不容易写得精彩。因此两书的优劣,在先天上已命定了。何况在作者的心目中,峨眉派为超迈各派之正宗;青城派虽说与峨眉派“异派同源”但已落第二乘。所以在情感上亦有偏重偏爱,无怪其成就亦有优劣了。
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在《青城十九侠》中所从事的种种创作上、构思上的尝试和突破;尤其不能不佩服作者在如此有限的范围内,取得如此卓越的创作成绩。这真可称为“曲径通幽”!我们阅读《青城十九侠》,正宜在这些地方体会作者写作的甘苦才是。
另外,《蜀山剑侠传》虽然体大思精,有笼罩宇宙、横绝古今的气势。但写作前后逾二十年,其内容及写作技巧,亦随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年岁而演进。我们固然因此可了解作者心灵的成长过程,在研究人的思想演进上,确为可贵的实录;但其思想系统驳杂、内容前后矛盾,在所难免,致有失平衡完整之美。反之,《青城十九侠》虽然也偶然有小疏忽的地方,不过内容首尾连贯,结构较完整,文字风格较统一。单就此点而论,《青城十九侠》是胜于《蜀山剑侠传》的。
而以南疆风土人情为背景的构思,除作者另有《蛮荒侠隐》、《黑森林》、《黑蚂蚁》等书继承发展外,“新派小说之祖”朱贞木亦继承这个构思写成《苗疆风云》、《罗刹夫人》等书。而间接或直接受《青城十九侠》影响的武侠作家亦多,并不单只台湾武侠作家诸葛青云一人而已。
至于文字的秀雅清逸,写景的精致超妙,幻想力的丰赡茂美,则为《蜀山剑侠传》,《青城十九侠》两书的共同特色,而非其他作者所能望其项背。所以这两部书正好比一天一地或一日一月,虽有优劣大小,而息息相关,缺一不可;可称为还珠楼主的两大代表作。而在金庸之前,还珠楼主实力最有成就、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宗匠,亦无可置疑。
(录自《近代中国武侠小说名著大系》第一册,
1984年12月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)